现在琴童越来越多,很多小朋友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培训班参加钢琴训练,虽然学琴的目的各不相同,但是有一个目的是一致的,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孩子。那么孩子学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?
美妙的琴声,优美的音乐,是学琴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。家长与教师都有一个经验:孩子爱弹好听的曲子,而讨厌那些枯燥的技术练习;喜欢弹自己能够弹出“调调”来的曲子,而对生曲子,听不出“调调”来的曲子视为畏途,原因即在于前者比后者更能够满足孩子审美的需要。在演奏过程中,孩子即是美的享受者,又是美的创造者。审美是人的天性。这也是孩子愿意学琴的重要动力之一。但学琴往往不仅有好听的乐曲,技术训练就不那么好听,不能够满足孩子的审美需要,但是是必须练的。
因此我们说审美需要并不完全是指向学琴活动的一种需要,当学琴活动能够满足审美需要时,就会激起较高的学琴动机,反之则产生不愿意练琴的念头。
很多孩子对神秘的太空充满兴趣,喜欢不断问个究竟,我们一般称之为好奇心,这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探究知识、驾驭世界的一种本能的需要。我们从小都有一种体验,刚刚开始学习自行车时,孩子总是非常愿意每天骑着车到处跑,这不是对知识的驾驭,而是对一个物品进行驾驭与操作,从而获得驾驭性快感的需要。我们将以上两种需要统称为“驾驭性需要”。
在学琴的过程中,对知识的驾驭与对器物的操作性驾驭同时存在。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非常愿意一遍遍地弹他已经练熟了的乐曲,对练熟了的乐曲可以不厌其烦地“练”,而对一首生乐曲,则总是要磨蹭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练。我们说,驾驭性需要是直接以学琴活动为目的的,没有其它附加条件的学习需要,它直接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需要的对象,因此这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。但是,我们必须看到,天生具有这种需要的孩子并不多。但一个孩子一旦有这种需要,那么学琴对他和家长来说就是比较轻松的一件事了。
自我提高需要是指人在自己所在的群体中,提高自己的威望与地位的一种需要。它往往被不恰当地贬称为“虚荣心”。由于弹琴或拉琴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良好修养、杰出能力、高尚品味的表现,因此会弹琴往往容易给孩子带来自尊、地位的满足。这在那些学琴学得不错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。能够在班级的联欢会上表演一个节目,能够在班里上音乐课的时候给大家弹伴奏,成为这类孩子学琴的非常重要的动力。
但需要看到,这一需要本身并不是以学琴为目的的,学琴仅仅是以提高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为目标的手段,一旦学琴不能达到这一目标,那么学琴活动就没有了动力。而这种目标能否实现,不仅仅取决于孩子自己,还取决于其它人。比如有一个孩子,在班里只有他一个人会弹琴,他也因为会弹琴而在音乐课上赢得同学和老师的较多的关注,因此他非常愿意学琴,结果有一天班里转来一个琴比他弹得好的女孩,从此以后,他对弹琴的兴趣就大大下降了。对于那些自我意识较强、尤其是已经有了一些成绩的孩子来说,自我提高需要可以是相当强的一种动力因素,但它非常不稳定。
“交往需要”是指,孩子希望获得自己所在的群体──如家庭中的父母、班级中的同学和老师、同伴等──接受、喜欢和认可的一种需要。这是人作为一种群体动物的本能需要。孩子“听话”的实质性心理基础就是这种原始需要决定的。可以肯定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希望与家长有一个和谐关系的。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自然地在家长的引导下开始学琴活动,就是“交往需要”起了决定性的作用,没有一个孩子在学琴过程中不包含这一动机因素。
从这一点来说,没有一个孩子不是在“为家长练琴”。尤其是当一个孩子生来根本就不喜欢音乐,对乐器也没有什么兴趣,而自己没有很多音乐才能,所以弹琴从来也没有使他获得过什么自尊的满足,而家长让他学琴的一大堆道理,他既听不懂,也体会不到时,顺从家长的意愿,不与家长发生令人不愉快的冲突,就成了他唯一的学琴动力。这时如果家长还说“你这是给我练琴呢?”孩子自然就会很委屈,因为,如果不是给你练琴,他根本就不会去学琴。因此这种需要也是使学琴持续下去的非常重要,对于很多孩子来说,也许是最重要的,甚至是唯一的动力。如果家长不能认识到这一点,反而使孩子觉得,自己一练琴家长就生气,是因为学了琴家长才开始不喜欢他了,那么进一步的学琴活动没有高压政策就很难持续下去了。而高压政策给孩子个性的发展与家庭关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。
请在下面输入框中输入您的手机号码,输入完成后点击发送按钮。